背景与基本原理

改造者计划与外星跳跃门网络的发现和探索有很紧密的联系,它的大背景则是当时的太空热潮。

在为期两年的旅程中,科考船USCSS Winterblossom在舰长Rene Farnham的带领下,从跳跃门网络中收集到了大量数据。除了基本的天文与天体物理数据外,还有一些重要的结论:

  1. 跳跃门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网络,USCSS Winterblossom造访了其中大约200个行星系统,整个网络中包含的行星系统超过1000个。
  2. 任务期间没有发现任何智慧生命存在的迹象。跳跃门的建造者也没有留下除跳跃门本身外的任何痕迹,网络中也没有发现任何文明存在过的痕迹。
  3. 除了数量庞大、无法居住的气态行星和巨行星,统计数据表明,跳跃门中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类地行星,它们很多都位于行星系统的宜居带内。

尽管跳跃门网络本身的配置方式、建造原理都是谜团,但是科学界和政界都认为,这是一个开展外太空殖民的绝佳机会——这个跳跃门网络就像是故意放在人类旁边、邀请人类进入其中探险一般。人类的居住环境太过于脆弱,迫切需要发展地外居住地。一颗尺寸稍大的小行星的碰撞、太阳本身演化成红巨星、甚至仅仅是一次太阳耀斑的爆发,都有可能摧毁整个人类文明。

这种情况——也就是ELE——的发生,只是时间问题。人类生存的希望就是外星殖民,而这些跳跃门网络中的宜居行星就是优先考虑的对象。

星空热潮

公元22世纪,人类已经或多或少地开始向太空迈进。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已经非常繁荣,战争、饥荒、贫困早已被根除。这时候,跳跃门网络就成了人类的新目标。当时这种流行氛围被称为“星空热潮”。所以,当世界政府宣布启动跳跃门网络的殖民计划的时候,人们并不感到惊讶。

地表改造的必要性

USCSS Winterblossom探测过的行星当中,很多在理论上都是宜居的——但是仅仅是“理论”上。它们并不能100%支持地球生命的生存。比如一些行星的大气无法供地球生命呼吸,或者生态圈内存在有毒物质,某些情况下还存在遍布整个行星的地质问题。其他的问题还有气温、气象条件等等,为了在这些行星上殖民,必须要对它们的生态圈进行改造,以适应人类的需要。

在项目早期,针对这类“改造”有一些伦理上的争议,因为这样的“改造”势必会大量杀死行星上的原生生物。于是改造的对象都选定为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的行星——哪怕微生物都没有。

自给型全自动飞船

很快,人们就得出了结论: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地表改造,一颗行星的改造工程将花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。不出意料,这样缓慢的进度无法让人们满意,大灭绝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,如此漫长的等待时间并不明智。并且在席卷全球的星空热潮中,人们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踏上异星的土地,而不是寄希望于子孙辈。

Winterblossom报告发布的若干年后,在世界政府的授权下,一群专家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行星改造方法,可以将改造速度提升几个数量级。方案的技术文档长达数千页,简单概括就是使用全自动化、自给化的飞船来完成这一过程。每个需要殖民的行星均派出这样一支自动化舰队,在当时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的协助下,这些飞船可以自行制定最佳的策略,并自主实施。同时,它们也将具备自行采集资源的能力,所以,这些舰队不需要任何补给,也不需要任何来自外部的指令。这个划时代的庞大文件的标题异常简单——“Terraformers”(改造者)。


<aside> 🧭 △ 改造者与Xenon跳跃门网络的恢复第一舰队

</aside>